广州联合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020-83314234

纵横动态
谢凡:为什么没有录用优秀的你
来源: | 作者: 谢凡,北大纵横合伙人 | 发布时间: 2023-05-22 | 52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少能力比较优秀的人,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何被拒绝了。那些没说出口的原因成为我们横梗在喉头的刺,总觉得对不住人家。

我们的宏观研究院在预测2019年时曾指出上半年经济活跃度会出现一个滞缓期。这并不是因为各经济体的健康程度下降,而是因为不同原因导致经济体选择战略性减速。春节期间朋友相聚,倍感这个滞缓期对投资、消费、就业产生各种影响。谈起就业时,就谈到彼此经历的一些招聘往事,意外发现我们似乎都有一个遗憾——就是不少能力比较优秀的人,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何被拒绝了。那些没说出口的原因成为我们横梗在喉头的刺,总觉得对不住人家。索性趁假期写篇文章,也算解了心里一个隐约的过往。



故事一

小伙子985本硕毕业,成绩出色,比赛和活动都参加不少,一名青年才俊跃然简历之上。笔试面试组试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成绩领先进入试用期。说实话,他表现得非常吻合纵横价值观,除了有时让我们觉得用力过猛之外,真没什么不好。当时就在想是不是要作为重点种子培养。

然而转折点到来的猝不及防。那天我们一行三人应邀拜访客户。结束后决定在客户楼下星巴克吃个简餐,顺便总结刚才所谈工作后续怎么做。这个小伙子一贯礼貌地让我们先找地方坐下,他去点餐。还说幸亏来的早一点,再过十分钟估计就人满为患了。那时还没有电子支付,我给了他人民币,就找座位去了。当我坐下再抬头的时候,发现他身后果真排了很长很长的队伍。很快到他点餐了,他用了很长时间结账。两个收银员,他结账的时间里旁边收银员结账了七八个客人。等他回来,我问他刚才怎么用了那么久,是遇到什么麻烦么。他笑呵呵地说不是,是店员问他要不要办会员卡,他就仔细问了会员卡的优惠条件,然后决定办一个。接着拿到卡在手机上操作注册,不懂的直接让收银员弄,弄好后才在会员卡上结账。接下来他像汇报访谈一样跟我俩讲会员卡的优惠条件,准确而清晰。但我不再像过去任何时候那样通过他的言语迅速判断他的逻辑、结构、系统。我盯着那长长的队伍,心绪复杂。一种不得不舍弃的抉择之痛砰然而生。但我深知短痛胜长痛。后来他转正了,我并没有再去重点培养他做项目经理,让他自然成长,他依然会有高于均值的表现,但一直没有“非常出色”过。时至今日他已离职另谋高就。

我当时没有直接告诉他这个过程,是因为以对他的观察,我很担心彼时若不能讲得足够透彻,反而让他把这样一件事归结于自己运气不好,从而忽视更本质的东西。事实证明,此后工作中我曾经几次就“合作”的问题跟他沟通过,温和地提醒他引导他注意别人的感受。他总是貌似听懂了,但就是遇到某些事的时候,依然会如同星巴克结账一样感受不到身后顾客看着他的焦急心情。



故事二

姑娘211硕士即将毕业,来找工作。实习期表现非常敬业,对工作积极主动,勤于动脑。能百度到的知识绝对不会开口问人,需要限定时间分析三个同业企业她一定分析的更多。这样的基本工作素养即便在纵横也是佼佼者,我实在是喜欢极了。非常相信她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咨询顾问。

转折点发生在她返校考试。一天夜里她给我打来电话,略带哭音的跟我说要延迟毕业了,到时会不会就丢失就业机会了。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说研二下大家都急于找工作急于实习,不在学校也常见。所以她委托一个同学帮她盯着点,然后她放心的去各个企业参加实习。有门课的老师比较严厉,因为考勤不够死活不肯给她及格,所以她很可能要延迟一年毕业。我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告诉她大门永远敞开,只要明年她过了面试,肯定会接收等等。第二天我跟同事反馈了这件事,同事问我:“你一直觉得她非常优秀,也有权力决定她是不是可以在今后继续实习,甚至录取。为何没有直接答应她。”我说是因为这件事让我感到困惑。研二由于考勤不够不给及格,先不论这件事是真是假。倘若是真的,老师什么要求什么性格都没摸清就自己断然逃课出来实习,这说明她对自己的环境判断太过失准,将来在利益驱使之间很难保证不会动作走形,达不到一个咨询师的基本要求。同时因为考勤不给及格,那么在整个学期中,指导员在做什么,班干部在做什么,她委托的同学又在做什么,她到底是人际关系太疏浅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导致如此被忽视,我无法确定这样的人际环境能让她满足未来高强度合作的工作。

我没有直接在电话里告诉她原因,一则不想雪上加霜,毕竟我不确定真相,可待未来更多机会沟通求证。二则如果她正是我担心的合作性差以及会因眼前利益丧失长远利益,那么我即便电话里告诉她,在她此刻利益严重受损的时候,很难促使她反省出自己的问题并得到成长。所以,一切看机缘吧。



故事三

主角是海外归来,28岁,有工作经验。各关面试中同样是优秀的存在。而且长相气质都非常好。家庭背景不错,起步教育的投入就不低,使得他拥有了相对更宽阔的知识面。

几乎就要决定录取了,转折点发生在他的招聘主管发来的几张截图。由于要通知他各种面试时间,所以招聘主管加了他微信,截图是他的朋友圈而且时间是连续的。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看上去很积极很稳重的28岁年轻人在他的朋友圈里充分展示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意。几乎每条朋友圈都在批评或者讽刺,比如:“谁说北京霾多,看不到傻子比霾还多么”。甚至会有脏话出现。偶尔会有一些炫富或者炫背景的内容。比如“我❌ ,今年帝王蟹比去年小这么多,也好意思称帝王。”诸如此类。我看完截图里三十多条朋友圈,当即就从录取名单中勾掉了他。

坦率的说,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诉他真实的原因。最终我没有告诉,不是因为怕得罪他,而是担心我的告知恐怕不会增长他心中的正能量,反而让他从此屏蔽招聘单位朋友圈。那对下一个单位恐怕不太公平。今天把此事写出来,也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就算屏蔽了朋友圈也只是盖住一斑。在如今电子信息手段无孔不入的情况下,一个人或许可以利用反招聘技术使得自己表现的更好。但是本性却很难刻意掩盖住,总会在这个地方或者那个地方暴露出来。



结语

古诗云,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完全以人才作为发展基础的管理咨询公司来说,能做到本土龙头,必须把人才放在格外重要的位置上。这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德才之间的取舍与平衡。其实想来诸多行业领先的企业,或者正在追梦的企业都是如此。

德性修为在职场中少部分可以引导,大部分会因企业的选择标准和文化环境决定。而个体德性修为的根基几乎都靠的是职场之前的经历、教育、甚至DNA。如果说对不同德才组合的识别选择是管理技术,对其引导影响是管理艺术,那么对其妥协则是管理哲学。我想很多企业家都遇到过舍弃之痛和妥协之痒。即便如此,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引导和影响员工的德性修为依然是企业的重要责任。而无论经济形势上下时都会坚持这个责任的执念也恰恰是促使企业成长壮大的DNA。

作者:谢凡,北大纵横高级副总裁